
刊載于《湖南日報》2024年7月22日09版
?
以每年不低于30%的增長速度發展,去年營收突破20億元。今年66歲的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“越轉越快”。
順應市場變革,堅持創新驅動,株齒公司向國內領先的齒輪及傳動總成專業供應商邁進,目前履帶起重機減速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,獲評國家級“小巨人”企業、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。
濰柴控股,“大汽配”轉戰新賽道
7月16日,株洲高新區栗雨工業園,株齒公司新廠房巍然挺立,極富科技感。
新能源動力總成總裝車間,工人僅需通過智能設備操作、掃碼,即可掌控產品、訂單、產能、生產等數據。
這家現代化工廠前身是1958年掛牌成立的株洲汽車修理廠。
1959年,研制螺傘齒輪等18種汽車零部件,成為國內最早研制齒輪的企業之一。
1973年,改名株洲汽車齒輪廠,轉型專業齒輪研制。老株洲人稱其為“大汽配”。
1997年,株洲汽車齒輪廠完成公司改制,成立株洲齒輪股份有限公司。
2002年,株齒公司與湘火炬合資成立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。2005年,濰柴動力合并湘火炬,成為株齒公司控股股東。
“濰柴控股后,不僅帶來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,還為公司開辟新賽道。”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產品規劃部副部長袁仲謀介紹,公司進入了齒輪傳動系統總成領域,研發乘用車變速器和工程機械減速機。“這些設備是驅動汽車行駛、工程機械裝備運轉的關鍵裝置,為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、奠定基礎。”
新能源汽車變速器市場占有率行業第一
2010年起,背靠大樹的株齒公司開始大規模投資,建成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重型驅動橋齒輪研發制造基地,還投入資金研發多款新產品。
當時,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起步階段,株齒公司瞄準這一新興市場,集中發力新能源汽車變速器項目。
由于步子邁得大,株齒公司感受到發展陣痛。老產品遭遇激烈的市場競爭,利潤率大幅下降;新產品還在市場培育階段,無法支撐企業闊步向前。
2010至2016年,株齒公司銷售額一直在5億元左右徘徊。2016年,株齒公司壯士斷腕進行業務重組,將銷售額占半壁江山的小齒輪制造業務整體出售,專攻齒輪傳動系統總成市場。
“好鋼用在刀刃上,僅一年公司就實現跨越式發展。”袁仲謀介紹,2017年,僅變速器就賣出30萬臺,公司銷售收入增長超20%。
此時,新能源汽車產業方興未艾,株齒公司研發的新能源汽車變速器市場占有率突破25%,全行業第一。
產品覆蓋汽車、工程機械、智慧農業、船機等領域
嘗到創新甜頭的株齒公司,研發投入從銷售額的3%提升至7%左右,組建200多人的研發團隊,與清華大學、中南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核心部件前沿技術研究。
株齒公司現有800余項專利,每年在研項目300余項,催生一系列“株齒智造”。
超大型履帶起重機是“大國重器”,用于起重機動力傳遞的核心配件——減速機,早些年主要依賴國外進口。
株齒公司攻克設計、制造、檢測等多項難題,成功研發從800牛·米-200萬牛·米全系列履帶起重減速機產品,全面實現進口替代。2023年,株齒公司的履帶起重減速機,全球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。
2022年,株齒公司研發的風電領域核心部件偏航變槳減速機,進入主流風電企業。
株齒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減速器達世界先進水平,18000轉/分的減速器已批量生產,最高轉速比國內同類產品高出20%。25000轉/分的產品也已具備產業化條件。
目前,株齒公司齒輪傳動系統產品覆蓋汽車、工程機械、智慧農業、船機等領域,產品NVH(噪聲、振動與聲振粗糙度)、效率、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標國際領先。
株齒公司近年著力向數字化轉型,打造面向全行業的高性能傳動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“株齒云”,訂單交付及時率提升26.4%,生產效率提升32%。
同時投資2000多萬元,建成無需工人、沒有燈光,卻能全天候、全自動執行生產指令的“黑燈智造”生產線,每22分鐘可下線一件產品,產品合格率99%以上。
責編:張彌郁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